为推进高校养老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12月20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西双版纳组织召开高校养老服务工作暨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专家和银龄教师代表,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6所省内高校专家代表,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和MK(中国)一站式服务官网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滇西大傣医药学院院长聂曲同志主持。
20日上午专项交流会开幕式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杨丽宏代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对各位专家、领导不辞辛劳远赴滇西进行培训指导、传经送宝,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欢迎。她强调,要在“十三五”建起来的基础上,“十四五”立起来,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方案》落实、落细、落小、落地;努力实现特色学院在学校总部与举办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下良性运行、相对自主办学,应用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专业设置需求,助推滇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抓实专业群建设,抓实课程体系建设,抓实师资队伍建设,抓实“中高职”衔接。瞄准滇西大健康旅游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康旅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将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做出积极贡献。
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侯胜田教授作“双循环新经济模式下的医养游融合发展”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健康旅游产业概念界定、医养游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推进策略、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阶段等做了详细分析,提出要积极促进健康与旅游、养老等产业相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使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民政部养老服务专家张瑾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演变、养老服务的困境、线上和线下服务模式、案例分析”等方面作了“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及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详细介绍。
北京华夏健业生态农业研究院院长刘国栋详细介绍了我国中草药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中草药医疗旅游价值的开发与应用等重要内容,并提出要针对不同民族区域及道地药材产区、中草药文化、中草药景观、中草药多功能价值开发不同的健康旅游产品。
下午,国家傣医学首席专家、林艳芳教授作《傣医康养》专题报告,从傣族传统医药学的发展经历、现代医学对健康与疾病的解释及傣族传统医药学健康养生理论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林艳芳专家运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向参会人员讲述了睡药疗法、拔药疗法、刮痧疗法等傣医药十八大特色治疗方法。
香港-福建厦门乐善居明珠养老院吴旭红董事长作了《借港台模式发展机构延伸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专题讲座,全面介绍了目前养老服务的市场痛点、市场前景、服务模式等内容,并以案列的形式分享了港台地区养老服务领域的发展模式。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院校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与行业需求对接,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联动,如何依托高校养老类专业建设服务平台推动更多院校参与养老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议题开展互动交流。各与会教授、企业家代表就校企合作主题进行发言讨论,介绍所在单位基本情况、发展资源、产品服务等,并结合所在行业情况对校企合作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
高校养老服务工作暨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结束。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积极促进了“西南地区旅游和健康教育扶贫实验项目”进一步落实,为校地、校企、校校、校院合作提供新的契机,加强高校和行业领域的深度融洽交流,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滇西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对推进滇西大学生就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字:何东曌
摄影:黄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