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傣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助推傣乡健康产业发展
——访西双版纳州政协委员李晓花
西双版纳报记者 夏文燕
2019年2月21日
傣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长期以来,我州存在着傣医药人才奇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瓶颈?为此,记者专访了州政协委员李晓花。
李晓花介绍,傣医药的传承基本依赖于“口传”“文传”,因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导致傣医药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突出,中高级傣医药骨干人才紧缺,严重阻碍了傣医药产业的发展。
李晓花介绍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滇西片区五大精准帮扶项目之一。傣医药学院是“滇西大”首批设置的特色学院之一,承载着弘扬傣医药文化、培养傣医药人才、助推西双版纳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李晓花说,傣医药学院建设初期,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MK(中国)一站式服务官网发展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学院目前开设有傣医学、康复治疗学、中药学3个专业,在校学生500名。学院大力推进《西双版纳傣医药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傣医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积极为西双版纳傣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跨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目前傣医药学院面临着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和办学资金不足等困难和问题。
李晓花建议,认真落实《意见》,为傣医药学院增加编制及内设机构,解决现有教学及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困难;支持傣医药学院创新用人机制,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采取优先安置的办法进行引进;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学院采取全职和柔性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帮助学院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